什么是劳务派遣转正
日期:2018-11-21 02:55:24 / 人气:417
什么是劳务(láo wù)派遣工转正
劳务派遣工即主要由劳动者和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由劳务派遣公司将你派遣到相关单位。对于劳务派遣公司你是输出人员,对于输入单位你是输入人员。你的社会保险和公积金都应该由输出单位为你代扣代缴和缴纳(pay)。输入单位为你支付劳务报酬。报酬的多少由双方公司协商。你和输入单位之间是劳务关系,会签订一份劳务协议。这和你签订的劳动合同在内容上是不一样的,你在输出期间,要遵守输入单位的规章制度和管理。
劳务派遣工能转正吗?
首先劳务派遣公司的(劳务派遣职位)和你的利益没有冲突,只是签合同是和劳务公司签的。天津劳务派遣现在有一种‘逆向派遣’的怪象,一些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要求正式合同工与劳务公司签订派遣合同转为劳务派遣工,再派回到原来的工作岗位上去。劳务派遣已经成为部分用人单位规避《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责任的一种途径。说白了(意思是你是劳务派遣的),不属企业编制内的。劳务派遣职位是由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订立劳动合同,由派遣劳工向要派企业(实际用工单位)给付劳务,劳动合同关系存在于劳务派遣机构与派遣劳工之间,但劳动力给付的事实(Fact)则发生于派遣劳工与要派企业(实际用工单位)之间。但转正名额不管有没有限制,只要你表现好、肯定是有机会的,总之要靠自己去努力。
劳务派遣工和在职合同(contract)工的区别
1.主体不同;劳务派遣的主体是派遣公司与劳动者,劳动关系的主体是劳动者与用工单位(unit);
2.关系不同;劳务派遣工是合同关系;
3.适用的不同;劳务(láo wù)派遣工适用合同法,职工适用劳动法;
4.合同的法定形式不同。前者签订的是劳务(láo wù)派遣合同,后者签订的劳动合同;
5.出现纠纷后解决渠道不同。
《劳动合同法》规定(guī dìng)劳务派遣单位在被派遣劳动者无工作期间,即在劳动合同期限之内,派遣期限届满,没有新的派遣岗位时,也必须向劳动者按月支付报酬(reward),其标准为劳务派遣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对于职工没有这方面的规定。
劳务派遣用工关系本质
我国《劳动合同法》施行之前,劳务派遣往往被认为是劳务派遣单位对用工单位提供劳动服务(fú wù)的行为,用工单位仅和劳务派遣单位存在民事合同关系,与被派遣劳动者无任何关系,也就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实际上,劳务派遣的特殊之处在于,被派遣劳动者要完成派遣工作,必须在用工单位的组织内,由用工单位分派任务和监督指挥,其工作是用工单位业务工作的组成部分,而“指挥命令”则是劳动关系 “从属性”的根本标志。这也是导致人们争论“谁是被派遣劳动者雇主”的重要原因。可以说,劳务派遣中,劳务派遣单位提供的不是劳动服务行为,而是将自己的员工有偿地在一定时期内暂时让与用工单位使用。派遣客体是“劳动者或其蕴涵(yùn hán)的劳动力”,被派遣劳动者为用工单位提供的是“从属性劳动”,而不是民事上的服务行为。劳务派遣的本质是传统雇主职能的分离,即“雇佣”和“使用”分别属于不同的主体。
劳务派遣工工资待遇规定
劳务(láo wù)派遣员工和单位(unit)的正式工待遇方面是完全一样的,根据《新劳动法》规定(guī dìng),派遣员工与正式工必须同工同酬,如果出现不同待遇了的话,你完全有权利找到相关机关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在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权益方面,明确劳务(láo wù)派遣单位开展跨地区派遣业务的,应当在用工单位所在地为被派遣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按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的规定缴纳(pay)社会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费用。
劳务派遣的四大基本原则:
雇员租赁
劳务(láo wù)派遣的本质是雇员租赁(to hire),“派遣”一词并不适用于解释劳务派遣经营(jīng yíng)活动的关系和业务特征。天津劳务派遣公司主要集中在公有制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部分央企甚至有超过2/3的员工属于劳务派遣。部分垄断性行业的用工单位通过大量使用劳务派遣人员的方式,在不增加或压缩正式员工编制的前提下,既保证了正式职工尤其是中高层管理人员享受尽可能高的工资待遇,又人为绕开工资总额控制这条“红线”,使工资总额控制制度形同虚设。“租赁”一词却能概括劳务派遣所有业务特征,并合理解读劳务派遣复杂的三方关系。
租赁与雇佣一样更适用于解释劳动力与工作单位之间的关系。
以生产线承包为特征的劳务外包合作,因为不存在租赁(to hire)关系而并非劳务派遣,也不适宜签订劳务派遣合同。天津劳务派遣公司主要集中在公有制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部分央企甚至有超过2/3的员工属于劳务派遣。部分垄断性行业的用工单位通过大量使用劳务派遣人员的方式,在不增加或压缩正式员工编制的前提下,既保证了正式职工尤其是中高层管理人员享受尽可能高的工资待遇,又人为绕开工资总额控制这条“红线”,使工资总额控制制度形同虚设。
同工同酬
现行制度规定(guī dìng)劳务派遣用工单位,应当实行同工同酬制度,但人社部相关(related)司局负责人确表示,虽然劳务派遣职工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但同工同酬不包括福利和社会保险。
同工同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相同岗位、相同等级的员工,应该执行同等工资待遇标准。但这样就容易被异化为,用工单位应对同工同酬的一种对策。
拒绝垫付
现行制度明确了劳务派遣三方关系中,用工单位应当实际承担派遣员工工资和社保费用。这就是劳务派遣公司不垫付原则的基础,也就是说派遣公司不为用工单位垫付派遣员工工资和社保费用。
一旦派遣公司不能坚持原则,为用工单位(unit)垫付上述费用,也就意味着无形中极大地增加自身的经营风险。
受益归责
《侵权责任(zé rèn)法》规定:“派遣员工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láo wù)派遣的用工单位(unit)承担侵权责任;劳务派遣单位有过错的,承担相应的补充责任。”
“谁用工,谁受益”是一种普通常识,“谁受益,谁担责”则是利益义务对等的基本原则。
派遣员工一旦出现工伤事故,工伤保险待遇赔偿不足部分则应由真正用工受益方即用工单位负责承担。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派遣的相关知识的介绍,对于这方面的派遣是有一定的规定(guī dìng)的,而且派遣也是可以进行转正的,也有一定的程序和原则的,如果对于这方面的知识还存在其他的问题疑惑,随时欢迎来咨询的知识人员。
上一篇什么是劳务派遣用工 下一篇:什么是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是什么